#下篇
#病虫害的综合防治
#小麦病虫害自述(连载二十一)
#“多国部队”紧急会议
在一些偏僻较封闭的农村,许多农民不识别我们,这让我们自鸣得意,总以为可以在人们面前为所欲为。殊不知大部分农民逐渐有了防范措施,而且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,正由单一防治走向综合防治。
这使我们感到日子不好过了。以锈病家族为首的侵略部队召开了小麦病虫紧急会议,号称“多部队”联席会。
与会者交流了各自面临的处境,汇报了从各地刺探得到的情报,即综合防治对策。会议纪要如下:
(一)处境艰难,四面楚歌。与会者一致认为,现在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以前老百姓不识别我们,将锈病说成是天上下的“黄疸”,说麦蜘蛛是地上发火……但这已成为历史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,人们不仅认识了我们,而且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,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农药对付我们。特别是近年来,由单一防治转向综合防治,人们运用农业的、物理的化学的、生物等手段,以生态学为基础,全方位地进行防治,试图将我们控制在最低限度,甚至用预防的办法,做到未雨绸缪使我们没有出世之日。
(二)各地的综合防治策略。一是各地贯彻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的原则。根据不同小麦种植的自然区域,以及我们发生的差异,明确不同主攻对象:南方冬麦区,以我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锈病、蚜牙和粘虫为主;北方冬麦区以我锈病、病毒病、白粉病、地下虫、蚜虫和粘虫为主;春麦区,以我黑穗病、粘虫和地下虫为主。二是针对我们小麦病害重于虫害的特点,在防治上,注重加强了预防工作。
三是对于我们善于远距离传播和迁飞的锈病与粘虫,加强了越夏菌源基地和越冬虫源基地的调查、监测工作。
(三)我们的对策。各位病菌要不断地变出新的生理小种(或株系),从而增加人类抗病育种工作的困难,使他们辛辛苦苦培育出的所谓抗病品种,用不上几年,就变成感病品种,从而为我所用。
各虫源家族,要尽快适应农药环境。农药是人们对付我们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,只要我们适应了,抗药性也就增强了,农民施药的效果就差了。只要他们处于被动地位,我们就可以在小麦上立于常胜不败之地。